国家能源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

【新年特稿】实验室2021年人才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2021年实验室坚持“推进人事管理创新,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为实验室建设提供坚实支撑”目标要求,重点围绕实验室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现阶段科学研究实际需要,注重聚焦当前和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不断拓展人才工作资源,着力打造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工作全链条。


人才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的唯一“院士工作站”在仙湖实验室建立并于2021年底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授牌,同时院士团队成员20人左右已落户仙湖从事科研工作。

人才结构优化取得重大突破,全职科研人员数量首超双聘科研人员。通过大力引进研究型人才,积极开展2021年春季和秋季校园招聘工作,引进圣安德鲁斯大学、蒙纳士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后、博士共20余人。先后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引进了氢燃料电池、光伏制氢等领域高端人才,截止2021年12月底,实验室科研人员共计121人,其中全职61人、双聘60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73人、在站博士后11人、工程技术人员32人。到2021年底,全职双聘比例由年初的1:3提升到1:1。

人才扶持项目获批。今年7月,实验室“有为英才计划”入选佛山市竞争性人才扶持项目,获市财政100万元专项支持,成为该项目实施几年来唯一的“精品人才项目”。

人才培养提升取得较大成果。实验室注重人才的培养提升,为人才成长创造最优条件。如实验室80后副主任唐浩林教授已担任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专项”专家组成员,2021年2名双聘教授入选国家青年千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入选科睿唯安2021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实验室理事、氢储运与安全技术实验室主任郑津洋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力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悉心为在实验室学习研究的研究生服务。武汉理工大学从2020年起支持100名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单列由实验室科研人员培养。目前已完成2020、2021年招生工作,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已达200余人,部分研究生已在实验室开展学习研究。

进一步完善了人事管理机制体制。制定完善了有关人事人才工作规范性文件,创新科研人员聘用机制。加强人事管理,强化异地双聘研究人员考勤考核工作。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实验室高度重视战略科学家的引进和发挥作用,“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今后将继续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做到想尽一切办法,用好一切举措,力求最大成效,实现人事人才工作的进一步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