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牌成立四个月的佛山仙湖实验室迎来新进展。3月9日至20日,实验室主承建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四川、江苏、安徽等地赶到佛山,密集走访了30余家企业,摸底佛山产业发展现状,寻找与佛山企业和产业的契合点。
目前,仙湖实验室的相关建设方案和预算已通过理事会决议,力争部分实验场地在今年10月左右投入使用,并在年内建起包括院士等在内的100人签约实验室科研团队。武汉理工大学也将以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为契机,从2021年起每年向实验室输送100名硕士研究生,服务本地氢能产业发展。
文/图佛山日报记者倪玉洁、黄华通讯员潘紫媚
接地气两个星期走访30余家企业
去年11月21日,围绕解决氢能源领域重大科技需求的佛山仙湖实验室揭牌成立,与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分中心、广东武汉理工大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机制。
3月13日,仙湖实验室专家团到访,让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原点智能”)董事长曾超峰很兴奋,“与实验室调研的专家接洽后,我们初步达成了三个合作意向,包括人才培养、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智能制造装备和伺服电机控制技术支持以及共同开展科技项目攻关。”
在过去的两个星期内,仙湖实验室的专家团还走访了广顺新能源、佛燃能源、泰极动力、广东泰罗斯、爱德曼等与氢能产业密切相关的30余家佛山企业,得到了企业的热情回应。
“此次调研主要是探讨佛山仙湖实验室能够为佛燃能源提供哪些技术、人才和产品支持。同时,了解佛燃能源有哪些技术、设备和产品能够参与和支持佛山仙湖实验室的建设和技术攻关,共同推动氢能源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3月18日,在与佛燃能源代表的座谈中,仙湖实验室副主任、燃料电池材料领域负责人唐浩林表明了来意。
“佛燃能源对与佛山仙湖实验室合作持开放态度,双方可以在制氢加氢一体化、管道检测技术、压力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合作。”佛燃能源董事长尹祥也积极回应,期待双方未来能进行具体合作,实现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替代。
破难题聚焦氢能产业提出“解题思路”
通过调研,仙湖实验室的专家团也对佛山的氢能产业发展加深了了解,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题思路”。
仙湖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负责人、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卢炽华在走访佛山企业后,感到很惊喜,“实验室刚揭牌时,只觉得佛山很重视这个事情,通过调研才发现,佛山在氢能产业链布局上已经做了很多事情,引进了很多企业,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企业都是真刀实枪在干。”他建议,仙湖实验室所在地丹灶镇可以借助实验室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的契机,将智能网联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展示和应用与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实现跨界发展,扩大佛山氢能产业的影响力。
仙湖实验室材料测试中心负责人、新能源材料与材料测试技术领域专家赵文俞也认为,佛山氢能产业链的中后端布局都有了,现在需要在前端发力,尤其是核心的基础材料研发。“我们现在关键的材料基本依赖进口,要打破这种局面,就需要研发国产高端材料,目前武汉理工大学已有团队做得比较好,只是还未形成规模,希望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产业化的契机。”
“佛山要发展氢能产业,还要解决一个源头性的问题,即氢从哪里来。”仙湖实验室热电磁材料与器件领域负责人、太阳能光伏制氢领域专家李鹏表示,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制氢,才能获得节能环保的“绿氢”,提高太阳能制氢的效率、降低其成本,将是仙湖实验室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聚人才年内建起百人常驻科研队伍
此次率团走访调研企业的佛山仙湖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潮欣介绍,目前,实验室已经签约了第一批3名院士、1名特聘战略专家和6位国家高端人才,还拥有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17名教授。2020年,实验室将建成100人规模的常驻科研人员队伍,院士和领军人才达到10人,博士超过50名、硕士研究生超过100名。
此外,主承建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还将以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为契机,支持仙湖实验室的发展,从今年起,每年在招生上单独分配给仙湖实验室不少于100个指标。研究生第一年在校内学习基础课程,后两年来仙湖实验室学习和开展科研,包括深入佛山相关企业开展实践,为佛山产业发展沉淀一批科研人才。第一批百名研究生将在2021年9月来到佛山,2022年实验室的研究生规模将达到四百人左右。
据悉,实验室的基础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室的主体建筑大部分都是在现有建筑上进行符合科研需要的改造,相关建设方案和预算已通过理事会的决议,目前进入了方案设计和工程造价环节,部分场地将争取在今年10月左右投入使用。
http://epaper.fsonline.com.cn/fsrb/html/2020-03/23/content_30456_1635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