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佛山市南海区氢能产业招商推介会在香港旅港南海商会举行。佛山仙湖实验室作为南海氢能产业科技创新领军力量受邀,实验室副主任薛勃飞前往香港参加本次推介会。
本次南海区氢能产业招商推介会,旨在扩大南海氢能产业影响力、深化与香港合作。南海区区长王勇带领招商团开展本次推介会。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九龙工作部副部长郭长勇、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副局长黄淑娴、香港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及国际新能源产业联盟荣誉会长陈绍雄等嘉宾莅临推介会。二十余家来自两地的氢能企业代表以及旅港南海商会的代表参会。
会上,薛勃飞副主任进行了专题推介,详细介绍了实验室最新科技进展、核心技术示范应用情况和未来产业化推广布局。
薛勃飞副主任提到,仙湖实验室自2019年11月成立以来,以氢能为研发核心,聚焦氢能与燃料电池、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两条主线,在燃料电池核心材料、氨燃料陶瓷辊道窑零碳燃烧技术与装备、氨氢融合零碳运输装备碳中和技术、光伏制氢用大面积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工程化制备技术等多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并以“研发+产业化+招商招才+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对南海、佛山、广东、大湾区的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认可。仙湖实验室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南海氢能产业发展提供科创驱动力强支撑,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到佛山仙湖实验室展厅和概念验证中心等地调研。他强调,要坚持以氢能等佛山产业发展所需为牵引,聚焦最急需最紧缺的关键共性技术,尽快降低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成本,加力提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持续引领催生新质生产力。南海区迅速行动,迅速发布了《南海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支撑工作方案(2025-2030年)》等一系列措施,计划通过一系列应用场景的打造,撬动超200亿元的总投资。
自2009年布局氢能产业至今,南海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2022年成功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荣获“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享有“中国氢能看佛山,佛山氢能看南海”的美誉。如今,南海已集聚150多家氢能企业和机构,计划投资规模超600亿元,完全投产后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南海氢能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南海区区长王勇在推介会上表示,南海氢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依托强大的产业集群,构建高效的科创机制,拓展广泛的应用场景,激发持续的市场动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南海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与香港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氢能产业的繁荣发展。
2024年6月,香港发布《香港氢能发展策略》,借助其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立志将香港打造成为国家发展氢能源的示范基地。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副局长黄淑娴表示,“我们诚挚邀请佛山的企业来香港布局新能源产业,利用香港的国际优势,将绿色科技和产品推向世界,争取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增强竞争优势,拓展国际市场。区域合作是氢能发展的关键,香港致力于年内实现与广东省发改委大湾区办、佛山市签署合作备忘录,通过优势互补,致力巩固香港作为绿色低碳技术释放窗口的角色。”
在推介会上,南海区发改局局长张家玉推介了南海区氢能最新的产业发展优势,广东清能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驰、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光圣也分别介绍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多个项目于会上成功签约。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飞驰汽车)与香港国鸿国际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国鸿国际)、香港百宝旅游汽车有限公司、联和氢能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粤港湾区氢能汽车推广项目框架协议。
飞驰汽车与国鸿国际、香港H2 POWERTRAINS LIMITED签订粤港湾区氢能物流车跨境运输示范项目。
广东南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石化海河(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恩泽基金)签订恩泽基金二期合作协议。
同时,飞驰科技公司将氢能汽车钥匙交付给香港H2 POWERTRAINS公司,标志着“南海造”氢能车辆正式驶入香港市场,也预示着两地氢能合作进入深度融合阶段。
接下来,仙湖实验室将和南海一道,继续重点与香港特区政府环境与生态局和机电工程署等相关部门积极沟通,争取在氢能产业上下游协同、开辟融资通道、共扶上市企业、加强场景构建和技术合作等方面深化合作,将两地氢能合作推上新台阶。